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创业与学生副校长J. Alberto Conejero、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瓦伦西亚大学的心理学院院长Diana Pons 、联合国驻瓦伦西亚物流专家Josefa Martinez、瓦伦西亚理工大学IDC研究院院长佩德罗、瓦伦西亚理工大学IDC研究院配合院长贺南德、瓦伦西亚理工大学Stadler研究院院长Marina Puyuero、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满四、广州大学科學研究院副院长张延平、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元林、广州大学PP电子学院副院长刘菲菲、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點實驗室主任张谡、瓦伦西亚理工大学IDC研究院理事会主席黄艺等来自中西两国艺术界的近百位领导、专家学者们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瓦伦西亚理工大学创业与学生副校长J. Alberto Conejero在致辞中体现,通过本次巡展,我们可以了解和感悟广州十三行辉煌的历史和中国文化艺术的伟大魅力。西班牙也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秘闻,希望此次展览能够增进中西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更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瓦伦西亚理工大学与广州大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共促教育事业的新生长。

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在致辞中体现““续启华章”项目, 不仅仅是一次对广州十三行辉煌历史的回首与致敬,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州十三行,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见证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其外传工艺品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艺、奇特的气势派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此次展览会让更多人了解和重温这段历史,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恒久魅力。中西两国文化艺术各有所长、各美其美。期待以此次运动为契机,双方能越发深入地了解和欣赏相互的文化,增进人类文明交流与互鉴。”

本次巡展以廣州十三行爲起點,展示了50余件藝術珍品和50件3D數字展品,實現數字+交流、傳統+文創、基因+譜系等創新理念與手段,讓廣州十三行外銷工藝品活起來、會“說話”,爲當地民衆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國傳統文化盛宴,其中VR、AR交互的3D數字展品,將豐富永不落幕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基因庫。本次巡展的數字展覽板塊分爲《數智之物》《技藝之道》和《融合之路》,每一章以差异的主題與科技手段呈現數字化美術工藝品的創新展陳,並結合實物、文獻、文創等多種載體,立體展示了廣彩、銀器、雕漆描金、掐絲琺琅盤、象牙镌刻、折扇等百余件廣州十三行藝術精品。


除了靜態展示外,本次巡展進行了VR、AR虛擬互動,優美動聽的旋律和沈浸式體驗,給西班牙民衆帶來明清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經濟文化交流全方位的立體感受,獲得連連喝彩。

展覽現場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中國畫、拓印、押花等新奇有趣的中國非遺動手體驗受到了到場參加活動的西班牙民衆的熱烈歡迎。

本次展覽的乐成舉辦,更是廣州大學多年來持續推進新文科建設,致力于創新創業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建設,積極發揮産學研相結合,校企協同創新教育的作用體現。本次展覽從策劃,到執行,都有學生企業常州清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程參與。公司專門設立“風啓海絲”項目組並多年依托廣州大學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實驗室,廣州大學廣州市十三行研究所,廣州大學荔灣研究院,廣州市(廣繡)非遺事情站等學術科研平台展開探究並致力于挖掘和提煉傳統優秀文化工藝進行創新設計塑造潮品,哺育高定品牌。借此努力探索形成文化産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路徑。項目組更攜帶持續研究沈澱的研發结果參與到本次外洋展的策劃和執行事情來,在實踐過程中,對展覽的內容、中華文化內涵、思想以及海上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發展與互鑒的作用,都進行了更深入的學習和探討,從中獲益良多。同學們視野获得了進一步拓展,思想站位获得了更大提升,也促進了專業能力獲得顯著提高。

“風啓海絲”團隊成員爲展覽挑選用于展示的廣繡工藝品

“風啓海絲”團隊成員爲展覽挑選用于展示的廣州彩瓷工藝品

“風啓海絲”團隊成員在展覽現場中演示廣州彩瓷工藝技藝
“續啓華章”3國巡展系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由廣州大學、廣州大學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實驗室主辦;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英國絲綢之路公益基金會、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威尼斯元宇宙藝術年度展組委會承辦;廣州迪士普博物館、廣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協辦;廣東萬品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孫延明任總策劃,劉菲菲爲策展人,王元林爲學術主持,王滿四、張延平、張谡、徐志偉、李瓊波爲策展委員,張一帥、曾科斯、王冉然、陳史軍爲展覽執行。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25日。